工程咨詢與投資管理的關系
投資項目管理現狀。受傳統計劃經濟模式影響,相比西方國家,我國企業更習慣于依靠內部資源進行經營決策和管理實施。盡管隨著市場經濟發展,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,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,但自給自足的傳統習慣仍是大多企業的管理常態。在工程投資領域,無論是在國內或海外市場,企業的投資策劃和管理實施基本以內部組織為主,零散的專項咨詢服務為輔。
不善于利用“外腦”服務,是我國企業比較突出的特征,這與歐美企業在對待專業化咨詢的態度上有著較大區別。當然,我國投資企業不傾向于購買咨詢服務,跟國內工程咨詢業發展相對落后的現狀有著直接關系。雖然在國家政策引導下,我國工程咨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,但總體來講,咨詢服務的范圍和能力還有不小差距,仍以低層次碎片化咨詢為主,不能為業主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。
在投資管理中,缺乏項目全生命周期價值概念,抓不住投資控制重點,是另一個更加明顯的特點,給項目投資效益帶來很大不確定性,甚至是投資失敗的風險。其中典型的例子便是對項目建設成本和運維成本的平衡問題,常因投資者對建設成本控制過度,而造成項目運維期成本大幅升高,導致投資回收不利。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和運營即是典型例子,雖則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成本低于發達國家,然后期運維成本卻高出一大塊,如從全壽命周期內考慮成本,顯然未取得任何優勢。
投資管理問題分析。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,固定資產大幅升值比較明顯,很多投資項目獲得暴利皆得益于此,效益并非靠管理產生,并且市場趨勢帶來的回報掩蓋了很多管理的缺陷。這讓很多投資決策者產生了幻覺,錯把宏觀大勢當成了自己的能力,造成急功近利機會主義盛行。缺乏科學化的態度是問題產生的首要原因,思想影響行動,行動決定結果,在經濟發展逐步放緩,市場漸漸回歸理性的情況下,貪功冒進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為其錯誤的思想買單。